雖然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好心辦錯事的悲劇屢屢上演,證明助人尋人不能僅憑熱情,專業的是才是最好的,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尋人的誤區和對策:
誤區之一:缺乏經驗急于求成,遭遇騷撓和勒索
對策:當務之急咨詢專業人士,尋人之初,一有線索立即前往不怕花錢不計后果。當無數次被不實的信息搞得精疲力盡或被敲詐勒索后,精神受到重創,便走向另一極端,甚至放棄一切尋找努力。怎樣區別過濾真假信息,就連職業的110、120、119都無法辨別,同樣遭遇大量虛假電話騷撓。
誤區之二:局部張貼,短期效應
對策:長效、易查、經濟、覆蓋廣的大型廣告唯有互聯網,人工張貼紙質尋人啟事是尋人的重要行動。紙質廣告會自行脫落、人為撕掉、字跡褪色,一切都在短時期內消失殆盡。1萬張廣告最多只能覆蓋一個縣級區域,其人工、車旅費是一大筆支出。一個家族的行動,苦于資金和人力,能覆蓋的城市并不多。
誤區之三:過份依賴警方破案,喪失最佳尋人時機
對策:運用互聯網制造輿論,拓展搜索范圍,失蹤案在二十四小時后才能受理,案件是不破不立。當悲劇發生后,許多家庭過份依賴警方通過破案解決問題,自身不作任何尋人努力,從而喪失最佳尋人時機。
誤區之四:對媒體宣傳期望過高,尋人者成為新聞主角
對策:到專業尋人在線網平臺為失蹤者備案,媒體宣傳有它的局限性和缺陷。失蹤者去向不確定,央視不受理尋人廣告,全國大報收費過高,地方媒體僅當地人看;電視只能留下印象,不能留下可查閱的資料證據;報紙雖有圖文,沒有人會特意保留嘗試今后尋人;尋親故事有時也被媒體宣傳炒作一把,終因觀眾悲痛疲勞,忘到九宵云外。
誤區之五:選擇原始方法,拒絕尋親科技
對策:交納費用在互聯網上廣而告之,四處張貼尋人啟事,到處收集小道消息,沿用傳統的尋人方法,尋親人盡管一次次徒勞無功仍樂此不疲。
誤區之六:吝嗇錢財,寄希望于“好心人”的無償幫助
對策:廉價的互聯網上才有高素質的好心網民,尋人是一件費心費力費時費錢、甚至擔極大風險的差事,一個連警方都不一定立案的事,僅僅靠乞求他人同情和憐憫就能找回自己的親人么?在不需刻意占用時間和精力、不損害自身利益、不擔任何風險時,或看到疑似者,或許有“好心人”打個電話給你,僅此而己。至于能否確定、怎樣確定以及之后
別的事只能由你判斷處理了。你可能為求證這些電話,跑了無數的冤枉路,花了無數的冤枉錢。
誤區之七:缺乏誠意、缺乏約束力的承諾
對策:專業懸賞尋人網站才值信賴,尋人啟事最后常有:“定重酬”或“謝謝”字樣。 “謝謝”不是實在的回報,感動并不意味會行動。“重酬”可以是任何一個數字,一百、二百,或者一千……。在誠信嚴重缺失的年代,這種數字游戲用于尋找至親至愛,會有怎樣的結果?
誤區之八:條件苛刻,一廂情愿
對策:量力而行,分類設酬,有的懸賞廣告雖設有金額,但提出對方“必須將失蹤者送回家后才付酬金”的苛刻條件。過于設制不切實的苛刻條件,其實是一條拒絕尋人的啟事。誰都明白:一個缺少誠信的人,即便把人送到家里其也不會兌現承諾。泱泱大國、茫茫人海,能將準確信息交給你已經不易,誰還敢冒著被買主追殺報復的風險。
誤區之九:妒嫉心態,意識狹隘
對策:交一點尋人學費給專業人士又何妨?有人不愿懸賞,是怕自己賺的辛苦錢被人賺走,心里不平衡不甘心。以致產生:與其讓別人賺走不如自己賺之妒嫉心態。甚至認為這些金錢是從自已手中花出去的,即是花了冤枉錢也值,總比讓別拿去好的狹隘意識 。他們寧愿把金錢一點一點地消耗在毫無希望的尋覓中,直至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誤區之十:科技文盲,對先進的網絡科技缺乏了解
對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要相信科學技術的力量,網絡只有城市人才使用,失蹤人賣到了偏遠貧窮的地方,即便網上發了尋人啟事,當地人也看不見——這種樸素的想法導致互聯網上懸賞尋人廣告少之又少。其實,只要通電話的地方就能上網。至于尋人,根本不需要由一般百姓去完成,也不一定非要來一個人民戰爭。一個懸賞尋人廣告少則萬元多則數萬數十萬,這種無本暴利的好差事還怕沒人做?一個地區只要一個有商業頭腦又有能力或某種權力的人做懸賞獵人足夠了。
如果你的親人失蹤了,如果你們真的愛自己的親人,那么,就請你立即行動起來,改變愚昧甚至愚蠢的思維方法,盡快在互聯網上刊登尋人啟事尋回你們的親人!
- 上一篇:尋人主動出擊很重要
- 下一篇:“十人四追法”適用于孩子丟失48小時內